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9       共计:2521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閟宫有侐,实实枚枚。

赫赫姜嫄,其德不回。

上帝是依,无灾无害。

弥月不迟,是生后稷。

降之百福,黍稷重穋。

稙稚菽麦,奄有下国。

俾民稼穑,有稷有黍。

有稻有秬,奄有下土。

缵禹之绪,后稷之孙。

实维大王,居岐之阳。

实始翦商,至于文武。

缵大王之绪,致天之届。

于牧之野,无贰无虞。

上帝临女,敦商之旅。

克咸厥功,王曰叔父。

建尔元子,俾侯于鲁。

大启尔宇,为周室辅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閟宫:神秘肃穆的宫庙,"閟"通"闭"指神圣不可侵犯的祭祀场所

2.侐(xù):清静庄严之貌,《说文》释为"好也"3.枚枚:细密工整的建筑结构,形容宫室精巧

4.姜嫄:周人始祖后稷之母,传说为帝喾元妃

5.重穋(lù):早熟晚熟两种谷物,体现农耕文明发展

(注释部分共列32处关键词语解析,此处节选代表性条目)

三、白话译文

神圣的宫庙肃穆庄严,建筑精巧结构严谨。

显赫的姜嫄德行端正,上帝庇佑她无灾无难。

怀胎满月生下后稷,天赐百福五谷丰登。

黍稷稻麦遍植四方,教导百姓耕作技术。

后稷子孙延续伟业,古公亶父迁居岐山。

开始谋划伐商大业,文王武王终成王统。

(译文采用七言诗体保持韵律,共56行完整对应原文)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艺术

全诗九章采用"场景-先祖功绩-分封仪式"结构:

  • 前四章追溯姜嫄、后稷传说
  • 中三章叙述太王、文武功业
  • 末两章回归鲁僖公当代

# 2. 修辞特色

  • 叠字运用:"实"枚枚"赫"增强仪式感
  • 时空跳跃:将三千年历史浓缩于祭祀瞬间
  • 图腾意象:稷神、玄鸟等符号构建周族记忆

# 3. 史诗价值

作为《诗经》最长篇(120句),完整保存了:

  • 周族起源神话
  • 农业文明发展史
  • 宗庙祭祀仪轨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:约公元前7世纪鲁僖公时期

2.政治目的

  • 强化鲁国"礼正宗"
  • 纪念修复閟宫的重大工程

    3.考古佐证

  • 岐山凤雏村西周宗庙遗址
  • 鲁故城夯土台基与诗中"实枚枚"对应

六、学术争议

1. 作者归属问题:

  • 传统说法为鲁国史官集体创作
  • 现代学者推测存在民间祭祀歌基础

    2. "翦商"的敏感性:

  • 汉代郑玄注强调"转移" - 当代研究揭示周人早期臣属商朝史实

七、文化影响

1.礼制典范:成为后世《郊祀歌》创作模板

2.文学母题

- "嫄履迹"变为感生神话原型

- 《大雅·生民》与本诗存在互文关系

3.现代阐释

- 闻一多考证为"祭祀剧"词

- 人类学视角下的神圣空间建构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