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临江仙·梅》
庭院深深深几许?云窗雾阁春迟。
为谁憔悴损芳姿。夜来清梦好,应是发南枝。
玉瘦檀轻无限恨,南楼羌管休吹。
浓香吹尽有谁知。暖风迟日也,别到杏花肥。
1. 云窗雾阁:雕饰云雾纹样的门窗,代指女子居所
2. 玉瘦檀轻:梅花凋零状,"玉"花瓣,"檀"指浅红色花蕊
3. 羌管:笛子,古笛曲有《梅花落》
4. 暖风迟日:化用《诗经》"迟迟"意象
幽深的庭院究竟有多深?云雾缭绕的闺阁春光来迟。
为谁消得容颜憔悴芳姿损?夜来做个清幽好梦,想必是梅花在南枝绽放。
花瓣消瘦红蕊稀疏满怀愁绪,南楼的笛声请莫再吹《梅花落》。
浓郁芳香被风吹散无人知晓。待到暖风缓缓春日长时,春光却已转向盛开的杏花。
突破《临江仙》传统渔隐主题,首创"格词":上阕写深闺观梅,下阕转梅自抒怀
据《李清照年谱》推断,此词应作于1129年(建炎三年)南渡初期,具有以下时代特征:
1. 地理标记:"南枝"暗指南迁,"羌管"呼应金兵入侵背景
2. 心理投射:将家国飘零之感寄寓梅花凋谢意象
1. 继林逋"影横斜"后,开创"瘦梅审美"范式
2. 影响后世姜夔《暗香》《疏影》等咏物词创作
1. 与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对比:
2. 与本人《醉花阴》对照:
- 同写"",但《醉花阴》的"比黄花瘦"更显直白
1. "杏花肥"暗讽南宋朝廷:
2. 版本差异问题:
明代《花草粹编》作"来清梦好"《乐府雅词》作"夜来清梦杳"存在抒情强度差异
1. 绘画影响:南宋马远《层叠冰绡图》可能受此词"瘦"意象启发
2. 当代传播:2023年苏州园林文化节以此词设计梅景灯光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