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6     共 2522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题名:桂枝香·金陵怀古

作者:北宋·王安石

原文

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。

千里澄江似练,翠峰如簇。

归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、酒旗斜矗。

彩舟云淡,星河鹭起,画图难足。

念往昔、繁华竞逐,叹门外楼头,悲恨相续。

千古凭高对此,谩嗟荣辱。

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衰草凝绿。

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注释)

1.故国:指金陵(今南京),曾为六朝古都

2.澄江似练:化用谢朓"江静如练"

3.门外楼头:典出杜牧《台城曲》"韩擒虎,楼头张丽华"

4.后庭遗曲:即陈后主所作《玉树后庭花》,被视为亡国之音

# (译文)

登高远眺,正值金陵晚秋时节,天气初显萧瑟。

千里长江如白练蜿蜒,青翠山峦似箭簇林立。

斜阳中舟帆往来,西风里酒旗斜挂。

彩船仿佛浮游云间,白鹭掠过星河,美景难绘。

追忆往昔六朝竞逐奢靡,可叹亡国悲剧接连上演。

千古文人凭吊兴亡,空叹荣辱轮回。

旧事已随江水东逝,唯剩寒烟笼罩枯草。

至今歌女仍吟唱着陈后主的亡国之曲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构建

  • 空间维度:通过"登临送目"俯视视角,形成"江-翠峰-归帆-酒旗-彩舟-星河"立体画卷
  • 时间维度:由"秋"现实景象转入"昔"历史回溯,最终落于"至今"的时空穿越

# 2. 艺术特色

  • 对比手法:自然永恒("澄江似练")与人事无常("六朝旧事随流水"的强烈对照
  • 用典密度:全词11处化用前人诗句,尤以下阕"门外楼头"庭遗曲"形成双重历史隐喻

# 3. 词牌运用

《桂枝香》双调一百零一字,王安石突破传统闺怨题材,开创怀古词新境界。上片写景铺陈如工笔画,下片议事议论似史论笔法,实现"庄词媚"的突破。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解析

# 1. 创作年代

约作于宋英宗治平四年(1067年)王安石任江宁知府期间,时年46岁。此时距其首次罢相尚有五年,词中暗含对变法前景的隐忧。

# 2. 金陵地位

  • 地理层面:长江咽喉要冲,"钟山龙蟠,石城虎踞"- 文化层面:东吴、东晋、宋齐梁陈六朝都城,承载"文脉"
  • 政治层面:五代南唐故都,宋太祖灭南唐后刻意贬抑其地位

# 3. 六朝启示

词中暗指六朝灭亡共性:

① 门阀政治腐败("繁华竞逐"

② 军事防御失效("门外楼头")

③ 文化奢靡亡国("庭遗曲")

---

五、比较研究

# 1. 同题材作品对比

作品作者核心观点
《金陵怀古》刘禹锡"兴废由人事,山川空地形"
《泊秦淮》杜牧"商女不知亡国恨"
本词王安石强调制度性反思

# 2. 王安石词风演变

早期《桂枝香》已显"以文为词",后期《浪淘沙令》"武偶相逢"更彻底打破诗词界限,为苏轼"放词"声。

---

六、现代解读

1.生态智慧:"澄江似练"展现的山水审美,暗合当代长江大保护理念

2.警世价值:对"繁华竞逐"的批判,与反腐倡廉时代主题形成跨时空呼应

3.文化传承:2019年南京重建赏心亭,特设《桂枝香》词碑,成为城市文化地标

(全文共计2187字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