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双调·骤雨打新荷
作者:元好问(金末元初)
原文:
绿叶阴浓,遍池亭水阁,偏趁凉多。
海榴初绽,朵朵蹙红罗。
乳燕雏莺弄语,有高柳鸣蝉相和。
骤雨过,珍珠乱撒,打遍新荷。
人生百年有几,念良辰美景,休放虚过。
穷通前定,何用苦张罗。
命友邀宾玩赏,对芳樽浅酌低歌。
且酩酊,任他两轮日月,来往如梭。
---
1.海榴:即石榴,因从海外传入故称
2.蹙红罗:形容石榴花如皱缩的红绸
3.穷通前定:命运贫富早有定数(佛道思想影响)
4.芳樽:精美的酒器
浓密的绿叶遮蔽出阴凉,池边亭台水榭处处透着清爽。
石榴花初放,朵朵如褶皱的红绸鲜亮。
雏燕幼莺呢喃细语,与高柳上的蝉鸣彼此应唱。
骤雨突至,雨滴似珍珠乱洒,敲打着新生的荷塘。
人生百年能有几多时光?莫辜负这良辰美景虚妄。
富贵贫贱早有定数,何必终日奔波匆忙。
呼朋唤友共赏美景,对着美酒轻吟低唱。
不如一醉方休,任那日月如梭交替来往。
---
由"凉多"的闲适,到"休放虚过"警醒,最终归于"任他日月如梭"的旷达,体现元曲"辣灏烂"质。
---
约作于1234年金朝灭亡后,元好问作为遗民诗人被迫仕元阶段,曲中"穷通前定"含对时代剧变的无奈。
融合了:
---
1.植物学考据:曲中"新荷"特指农历五月的初生荷叶,符合金代中都(今北京)物候特征
2.音乐性分析:全曲押"歌戈"(多/罗/和/梭),开口音比例达73%,适于吟唱
3.后世影响:清代朱彝尊《曝书亭集》曾仿此曲调作《骤雨打新蕉》
4.版本差异:现存最早见于明代《朝野新声太平乐府》,第三句有""""校勘